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世界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为少走弯路,中共在当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什么总任务?为实现这一总任务而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步骤和目标。
(4)以上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中,既有精神成果丰富的历史时期,也有综合实力特别强大的国家或地区.对其兴衰变化的分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之间早期文明中心出现了一大批思想伟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发生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的三个核心。“这个轴心位于对人性的形成而言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后,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一切”,“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
回答:
(1)从以下方面概括雅斯贝尔斯有关第一个“轴心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
大体时间:
主要标志:   
历史地位:  
(2) 以希腊文明为例,选择每方面的一项代表性成就填入下表。

代表性文明名称
政治文明
经济成长
思想发展
 
希腊文明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联系史实说明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简答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的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4)中共十七大重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何现实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三幅历史图片:

(图一:1936年底中共赴西安的代表: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左起))
 
(图二: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合影)

(图三:1949年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
回答:
(1)以上分别反映了中共参加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共为什么要参加上述重大活动?
(3)以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和意义分别有哪些?
(4)纵观上述国共两党的关系,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入2006年,中国的改革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社会领域体制改革等许多方面,其中“机构人事改革”仍然是特别关注的焦点。从历史上来看,从汉朝至明清时期都十分注重选官制度和人才的选拔。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从汉朝至明清时期,我国的选官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2)这些选官制度分别依据什么标准?
(3)这些选官制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古代的选官制度,对于我们今天干部的选拔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二战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的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2)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展开?结果如何?
(3)从中我们应得出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洋务最为当务之急,以通晓各国语言文字为人。
————据张之洞《延访洋务人才启》
材料三 “与外国交涉事件,必须识其惰性……欲悉各国情形,必须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蒙。”
————据弈忻《奏请创设同文馆说》
材料四 臣等拟选聪颖子弟,前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以培养人才,……年十二岁至二十岁为卒,(先)在沪肄习,以六个月为卒,察看可以造就,方准资出洋……以十五为卒,中间艺成之后,游历2年,以验其学,然后回至内地,听候总理衙门酌情使用,奏请委用。
————据李鸿章《派员携幼童出洋并应辨事宜疏》
回答:
结合时代背景,从洋务派兴办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与中国古代教育相比有哪些历史进步,它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要求:论述、比较应成文,限200字以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材料二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倾向。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
请回答:
(1)结合你的认识,指出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主要历史依据。
(2)结合你所学知识,归纳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理解,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110周年诞辰。他是新中国在国内、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对(尼克松)这样说:“在内战时期,只要有周恩来一个人在我们这边,那今天台湾流亡的可能就是毛泽东了;安居于北京的则可能是我们。”
举出一例国共内战时期,周恩来领导的反抗国民党统治的重大斗争史实。
材料二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一                                      图二
图一 1951年6月18日。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二 1971年11月8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据图1,指出“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的历史背景。
图2中的“中国人来了”的最主要的依据应该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应对“中国人来了”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材料三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周恩来“具有的这种儒家精神的美德,使他赢得了中国人民对他的永久爱戴。群众对他的热爱,在中国的政治上也变成了一股绝无仅有的力量。”
“儒家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周恩来赢得中国人民对他“永远的爱戴”的原因有哪些?

来源:2010高二期末联考夯基材料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十载的期待,几代人的努力,今朝终于结出硕果。众望所归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三通”于2008年l2月15日正式启动,两岸同胞魂牵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实现,海峡交流往来从此迈入“天堑变通途”的全新境界。“合则两利,通则双赢”。
材料一  1895年5月,台湾各界士绅经过苦心策划,宣布台湾独立,成立台湾民主国,推选巡抚唐景崧为总统,国号“永清”。并组织军队约3.3万人,由唐景崧、丘逢甲、林朝栋、刘永福等率领,分别驻守台北、台中、台南等战略要地。五月底,在日军进攻下,唐景崧逃回厦门,台湾民主国宣告失败。
材料二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坚持认为:中华民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有权对中国大陆(包括外蒙古地区)及台湾地区行使主权……以“反攻大陆,光复国土,拯救大陆”为国策。
材料三 从l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到1963年,周恩来把它总结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一是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二是台湾所有军队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给(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三是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四是双方不互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1)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所谓“台湾独立”的看法。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基本原则?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台湾方针的原因,材料五中的“一纲四目”后来发展为什么主张?
(4)根据材料三,说明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在当时没有取得进展的原因。

来源: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文科综合二模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恩格斯说:“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指德意志和意大利)在1848~1871年内得到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重新获得独立,那么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俾斯麦)“他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敌,他憎恨任何民主运动和人民运动”……恩格斯有一次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册
材料三:恩格斯说:“自从俾斯麦利用普鲁士军队及其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以后,德意志的发展就这样坚决地采用了这个方向以致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材料四: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列宁全集》第2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马克思所指的“遗嘱”是什么?俾斯麦为什么能“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2)据材料二,说明恩格斯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的原因。
(3)据材料三,俾斯麦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指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的是什么?
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俾斯麦历史功绩的肯定,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采取什么原则?

来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学者罗伯特·J.格林说:“事实上美国现在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成两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是投‘民共党’的票。”
请回答:
(1)结合政治常识,我们从上面的话中可以看出。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区别
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阶级基础是相同的,成为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左右手
C.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美国需要成立新政党——“民共党”

(2)19世纪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爆发了南北战争,主要是因为共和党代表
的利益,而民主党代表的利益。年,共和党候选人当选为总统,南方军队挑起了内战。(3)分别列举出美国历史上共和党和民主党两位总统。

来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二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三 在历经频繁的相互协商和折冲之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终于顺利于十一月三日抵达台北,翌日,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进行第二次的“江陈会”,就涉及当前两岸发展的急迫性议题签署四项重大协议,包括:平日包机直航及直达新航路协议、海运协议、邮件合作协议、食品安全协议。此外,为因应全球金融风暴,海基会与海协会此次更就两岸金融合作议题特别举行两场座谈。这象征着海基会与海协会正式协商管道的制度化,以及两岸关系发展正式迈向协商合作代替对抗冲突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两会得以在台北顺利进行协商,代表双方展现足够的诚意与弹性,并以对等、尊严的方式共创双赢。同时更显现目前台北与北京的执政者在两岸关系上,虽然各自面对许多内外复杂因素的挑战,对于坚持采取务实政策路线却有着高度的共识,这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有着极正面且深远的意义。
-----2008年11月5日台湾《联合报》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全国人大制定《及分裂国家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在台湾问题上中共与国民党的立场有何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江陈会”签署四项重大协议是什么?“江陈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来源:2009年北京—黄冈历史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体现地方性,是新课标下高考分省命题的特点之一。淄博市教研室为此编写了《山东史粹》一文,详细介绍了山东的历史发展。其中写到:
材料一 山东世称“齐鲁”,这得名于西周在山东封立的两个重要的诸侯国。
回答:(1)指出这两个封国在政治或文化上各自的突出贡献。
材料二 (1897年)巨野教案后,德国侵占胶州湾,取得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英国趁机强租威海卫。一战爆发后,日本出兵青岛,取代德国,控制山东。五四运动前夕,日本企图独占山东,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回答近代时期列强对山东的侵略。
材料三 山东人民富于革命斗争精神。革命战争时期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性。如鲁南工人组建铁道游击队活跃在津浦铁路及其支线,神出鬼没打击日伪军。胶东地区民兵在对日作战中创造了地雷战,丰富了游击战的内涵。在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的人民群众以踊跃支援前线而著称,涌现出了无数个精心照顾解放军伤员的“红嫂”;山东解放区人民用车推、肩挑、人扛等各种办法将大批物资送往淮海战役前线,陈毅司令员曾经动情地说:“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3)据材料概括山东民众对革命战争的历史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现代世界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