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经济政策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第4卷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的愿望… …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列宁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际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方法具体指什么政策?列宁为什么说“错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在晚年对此进行怎样的理论探索?
(4)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评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必须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货币流通,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引自《列宁全集》42卷
材料三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再后退”退到了什么地步?“后退”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苏、美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各有何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香港《明报》1999年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位居榜首。
(1)马克思在英国广播公司举办评选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中位居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二: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四: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材料三中说毛泽东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 (2分)材料四中所说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指什么?
(4)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中外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发展农业,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都曾经作过重要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21年,苏俄在农业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主要采取什么形式?同时期,苏联的哪位领导人也开始对农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分)
(3)为使农业复苏,罗斯福新政期间,在农业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4)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具有什么特点?对农业的改革主要采取什么形式?
(5)从各国制定的农业政策中,你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的需要,最突出地、最尖锐地反映到粮食问题上来……1917年就开始闹饥荒了。1918年1月,粮食部门只采购到计划采购量的21.8%;2、3两月只采购到计划采购量的36.5%;4月只采购到14.1%;5月只采购到12.2%”……富农拒绝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出售粮食,投机贩卖和黑市贸易猖獗。”
——叶书宗《苏联的革命与建设》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由此实行了什么政策?达到了什么目的?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1920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
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1921年列宁实施的“围攻的方法”是指什么?它在农业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据材料三中“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围攻的方法”的实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是推行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后来列宁说:“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同时又指出:“当时所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是正确。”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选集》
材料五:    1921—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的发展情况

年 份
谷物产量(万吨)
播种面积(万公顷)
大牲畜数(万头)
1921
3 625
9 030
8 040
1922
5 030
7 770
6 990
1923
5 659
9 170
6 510
1924 
5 140
9 810
 
1925
7 247
10 043
18 920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政策?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列宁认为“当时所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是正确”的依据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必须再退”退到什么地步?
(5)材料五反映的现象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东北亚(下图)是当今世界性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19世纪中期以来,也成为世界性大国长期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
材料一(图一):

请回答
(1)指出图中19世纪60年代进行改革的三个国家(字母及相应社会改革)。(3分)
(2)20世纪50-70年代,该地区哪三个国家先后实现经济起飞?  (按时间先后写出三个国家的代表字母及名称)。指出三国实现经济起飞的历史机遇和共同措施。(9分)
材料二(图二):

请回答:
(3)材料二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
参照图15 、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改革调整的成功范例。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的这三次“改革调整”分别是什么?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中在农业方面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2分)
(3)请你分别总结这三次“改革调整”成功的主要经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
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
(1)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样?
(2)从材料二归纳斯大林认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3)邓小平的建设观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两则材料有何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经济体制只有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同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3分)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3分)
材料二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怎样的调整?(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0年俄国工农业生产及产业工人与战前水平比较表:

           项目
比值
年代
农业总产量
粮食产量
工业产量
石油产量
生铁产量
产业工人
    
1913年
1
1
1
1
1
1
1920年
0.67
0.5
0.33
0.4
0.03
0.5

材料2:1921年2月28日,在彼得格勒附近的舰队发生了水兵叛乱,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临时革命委员会,提出了“不要布尔什维克党参加的苏维埃”的口号。1921年春天,俄国各地出现了反对余粮收集制的暴动。
材料3: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2,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2的政治现象与材料1中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苏维埃政权正面临着怎样的局面?(2分)
(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经济政策伟大历史意义的认识。(4分)
(4)结合以上有关内容,分析我国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伟大意义。(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莫斯科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14倍.
——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1932年7月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鸿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仃《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四国同年投资的总和……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三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列宁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的?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 罗斯福实行新政时,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1)据材料一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请问罗斯福新政哪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权益?
(3)材料三反映了1920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1921年列宁实施的“围攻的方法”是指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形式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69年7月24日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广告:
8月3日(星期四),在查尔顿将拍卖94个年轻、健康的黑人。其中成年男子39人,成年女子24人,男孩15人,女孩16人。这些奴隶是由戴维和约翰·狄亚斯公司刚从塞拉利昂运达的。(注:塞拉利昂是西非国家,当时是欧洲奴隶的供应地,现为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     1912年北京《顺天时报》刊登章太炎征婚广告:
第一条:以湖北籍女子为限。第二条:要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第三条:要大家闺秀。第四条:要出身于学校,双方平等自由,互相尊敬,保持美德。第五条:反对缠足女子,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夫妇不和,可以离婚。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海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3)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经济政策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