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经济政策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俄国代表小资产阶级政党利益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把实行新经济政策说成是“布尔什维克正在转向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完蛋了,他们的革命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革命范围”。试结合有关史实评述上述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本质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各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模式”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以及后来僵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4)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

来源:湖南省雅礼中学2010届高三月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地改造小农。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经济政策”指什么政策?从材料看,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把它作为在什么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反映的是什么指导思想?
(2)材料二、三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什么经济政策?有何时间限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俄国、美国的改革是指哪两次改革?主导这两个历史时期改革的杰出领导人分别是哪两位?
(2)中国、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本质上有何相同点?
(3)这三次改革的最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4)据此谈谈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卖。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2年5月22日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特殊情况可为六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力。1925年11月,苏维埃政权发布新的法令放宽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的条件。
材料二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万吨)

1952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1年
1962年
1984年
1990年
16392
19595
20000
17000
14750
16000
40712
43500

材料三  从1958年夏季开始,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99%以上。
当时,提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完成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穷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展开了叫“生产责任制”某些尝试……1983年,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灭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什么政策进行了修正?请分析指出这一修正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1958-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4)材料一和材料四反映的问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真正的神奇在于美国能够变革。我们的合众国能够完美。我们已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对明天能够而且必须取得的成功充满希望.
——巴拉克·奥巴马胜选感言  
材料二 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女噼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平衡、可持续。
——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
(1)奥巴马政府新的金融救援计划被媒体称为“标志着70年来美国政府对经济最广泛最深入的干预”。回眸70年,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典型事例是什么?(2分)
(2)试从美国70年来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上的变化及其作用和影响,论证“美国真正的神奇在于美国能够变革”。(14分)
(3)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共和国以苏俄为师,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做法是什么?(2分)成效如何?(2分)
(4)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后,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试概括其实质。(3分)
(5)中国为打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
(6)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发展经济应汲取怎样的历史经验?(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材料二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其“新”在哪里?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
材料三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
——钱乘旦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一系列由国家制定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优先地位,包括预期的产量和新设备等。政府在冶金、矿业、电力等部门修建大型企业,试图把苏联建设成独立的工业国家,摆脱西方银行和贸易的支配……苏联仍然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试图以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另外,斯大林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地改变私人所有制形式……因此,他并不依靠价格竞争,而是使用正式的、集中的资源分配来安置设备和物质。结果提高生产效率的努力遇到了瓶颈,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每个工厂的配额都由莫斯科决定,而并非符合快速工业增长的需要。从头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与此同时的西方世界正在遭受经济萧条——苏联机器生产和钢铁产量提高了14倍.
——摘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1932年7月美国退伍军人为抗议补助金太低,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胡佛政府出动正规军骑兵,用军刀和催泪瓦斯血腥镇压了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和妇孺家属,……美国有1500多万人失业,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
——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日本)自民党执政后,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鸿山内阁制订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制订的1958-1962年度《新长期经济计划》、《农业基本法》;池田勇人内阁制仃《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提出了以加强“产业基础”和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重要政策。……1957年,又通过《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等……日本政府投资数额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为35%,1965年为47%,1970年,又上升为52%。据1977年统计,日本政府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美国的1.4倍,高于英、法、联邦德国、意四国同年投资的总和……日本的法人税率,从1952年的42%降为1955年的40%,1958年又降为38%。
——摘自欧阳云《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出现材料二中“许多人于是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原因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使其“民主政体”得以保存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日本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三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
材料二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 列宁说:“改造小农……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一《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经济政策”的含义,说明1920年底苏俄实行该政策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及其直接目的。
(3)材料三说明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列宁对小农问题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列宁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的?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 罗斯福实行新政时,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1)据材料一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罗斯福新政受到什么经济理论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请问罗斯福新政哪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权益?
(3)材料三反映了1920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1921年列宁实施的“围攻的方法”是指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有何相似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形式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69年7月24日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广告:
8月3日(星期四),在查尔顿将拍卖94个年轻、健康的黑人。其中成年男子39人,成年女子24人,男孩15人,女孩16人。这些奴隶是由戴维和约翰·狄亚斯公司刚从塞拉利昂运达的。(注:塞拉利昂是西非国家,当时是欧洲奴隶的供应地,现为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     1912年北京《顺天时报》刊登章太炎征婚广告:
第一条:以湖北籍女子为限。第二条:要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第三条:要大家闺秀。第四条:要出身于学校,双方平等自由,互相尊敬,保持美德。第五条:反对缠足女子,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夫妇不和,可以离婚。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海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3)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世界上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恢复经济都曾进行了经济改革。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注:胡佛时任美国总统,梅隆任财政部长)
材料二 

材料三    从直接效果看,“新政”在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渡过大危机的难关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然它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深远的影响看,“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1)据材料一、二,分析“胡佛失意”的原因是什么?与胡佛的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分别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请回答:
(2)材料四图一苏联的工业化方针是在哪一年制定的?前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化取得哪些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图二,分析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的直接原因及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五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巩固呢,很快又变了。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六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集
(3)材料五反映了我国农业建设中的什么问题?(2分)材料六所述的“深刻的变化”指什么?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什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经济政策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