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脆弱性 | B.自足性 |
C.顽强性 | D.封闭性 |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能说明这一特点的是:
①小农经济顽强生存 ②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政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封建剥削相对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
A.抑商、海禁 | B.禁止走私贩运 |
C.重农抑商 |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
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 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
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
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
C.经商可以迅速致富 |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曾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据此,可以得出明清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士首商末”的观念受到冲击 |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 | D.商人经商动机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
18世纪中期,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B.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
C.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 D.重视国内市场的开拓 |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
(寒假作业改编)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唯利是图的本性 |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
C.走官商结合之路 | D.徽商虚伪的反映 |
明朝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后,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发展轨道。导致中国与西方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轨道的最主要原因是: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
C.人口压力过大 |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