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 )
①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
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缴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 B.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 D.经济停滞倒退 |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
D.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
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水,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
C.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 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
A.土地兼并严重 | B.小农经济的弱化 |
C.商品经济发达 | D.井田制得以恢复 |
《齐民要术序》中说道:“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这段材料所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 B.农商皆本 |
C.海禁 | D.闭关锁国 |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反映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分散性 | D.脆弱性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打开中国的大门,是因为它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基地并控制着诸海洋。英国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这一障碍主要指(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B.闭关锁国政策 |
C.虎门销烟 | D.清政府“天朝上国”的心态 |
《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在作者看来,当时( )
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 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 |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 |
从春秋的“初税亩”到明朝的“一条鞭法”再到清初的“摊丁入亩”,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特点的是:
A.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
B.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
C.税种由简化单一演变为繁杂多项 |
D.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了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