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在罗斯福的号召下,250万失业青年参加了民间资源保护队,他们从南边的得克萨斯州,一路种树,一直种到加拿大的边界。”上述现象有利于
①维护社会秩序 ②调整劳资关系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缓解经济危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他给美国人应对危机的良方是( )
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 B.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政策 |
C.控制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 | D.以供给创造需求经济政策 |
1933年美国政府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如下图),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对蓝鹰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确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 | B.起到了扩大工业生产的作用 |
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 D.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 |
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对一些原先不介入的经济与政治事务负起责任;为穷人和失业者提供一些援助、保护工会的权利、稳定银行和金融体系、修建低价住宅、补贴农业等。这些举措( )
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
B.成功化解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
C.根除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
D.通过计划指令调节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
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惟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
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 |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 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 “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 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 B.鼓励建立工会 |
C.加强社会保障 | D.调整劳资关系 |
从罗斯福到克林顿,这期间美国历届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
A.加大国防开支刺激经济 | B.增加税收、鼓励民众消费 |
C.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 D.提高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 |
19世纪末期,美国垄断资本的发展造成美国产业的恶性竞争、政治腐败、贫富差距等严重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西奥多·罗斯福进行改革,在1903年解散北方证券公司,并在当年成立商业劳务部核查公司财务和情报,为反托拉斯(一种垄断形式)起诉提供材料,还拨款50万美元作为反托拉斯经费。这反映了( )
A.垄断组织已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
B.目的是为了整顿经济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
C.旨在全力打击垄断组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
D.加强国家干预,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 |
某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出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以下关于这些办法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是在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B.造就了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C.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概念,与罗斯福的新政措施相一致 |
D.意味着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