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改革?
(2)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行反思。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凯恩斯主义。
请回答:(1)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第一次将凯恩斯主义大规模运用的是何人?运用的效果如何?
(3)发达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是在何时?凯恩斯主义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亡。该事引起了全美国的高度重视。1963年上任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建立“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伟大社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约翰逊执政期间,国会通过的立法中就有三个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立法。“伟大社会”也被称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
请回答:
(1)罗斯福总统采用什么方法推行“新政”?约翰逊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采取的措施与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方法有何共同之处?
(2)从上述美国政府的政策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而普通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额都归于上层的20%的职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额的64%。如果不以工资计,而以收入计,差距就更大,最上层的1%的人得到增长额的90%。总的趋势是,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不断上升,而下层20%不断下降,1993年前者是后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国的历史纪录。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
【材料三】 2007年6月,中国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它的定位表明:中国政府准备在法律的构建上直面当前劳资分配的不合理状况。它将成为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强资本弱劳力的标志性拐点,通过国家意志力的形式,缔造一种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还没实施,反对和要求修改的意见已经到处飞。
——2008.3《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实行什么经济法令?它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2)对于这些社会保障措施,你将如何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3)面对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你认为是哪些历史原因造成的? 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材料三和四反映了什么共同的社会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二者原因出现的本质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数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三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一一余粮的自由支配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一一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一一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②材料二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③材料一与材料三相比在农业政策上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④通过材料四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的?
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是一只“看得见的手”。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的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初,胡佛政府运用的是上述哪只手?其主要观点是什么?结果如何?
(2)罗斯福总统运用的是上述哪只手?列举三例说明他在社会救济方面是如何用这只手的。并说明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里根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分别是如何运用“看得见的手”的?结果如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为国家资源的投资确定重点是实行计划的实质,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固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7届总统后……从3月9日至6月19日,连续开了99天特别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对付危机的法案。这些法案统称为“罗斯福新政”。
——《世界史纲》下册
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说“它行得通”,而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的不同反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施?它能否彻底消除经济危机?说明理由。
(3)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结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应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new deal”(6分)
下列二幅图出现在1933年的美国,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1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 图2
(1)左图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社会的什么状况?(1分)
(2)右图中“new deal”翻译成中文应是 ;(1分)图中的人物针对图1中的社会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你如何理解右图中“march song”一词的含义?(2分)
.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或者像国会出于它的经验和智慧可能制定的其他措施一样,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问题:(10分)
(1)材料中的“危难”是指什么?(2分)
(2)演说一再强调“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这部宪法是哪年制定的?规定联邦政府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列举该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权力两项。(2分)
(3)他采取的“这些措施”具体有哪些?(4分)
(4)这项改革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摘自《文汇报》
材料二 1921年,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尽管他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 ——据《哈默传》
材料三: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Recover 、 Relief 、Reform。 ——据《伟大的博弈》
(1)结合材料一概括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不能抄写原文)
(2)材料二中阿曼德·哈默作为美国人为什么能在当时苏俄办企业?结合材料理解老福特为什么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
(3)为什么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斯福所新政中 “三R”指的是什么?
(4)上述三段材料给我们目前中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当时美国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2)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对策?试述评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份 |
世界贸易总值 |
英国(连同殖民地)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35 |
145 |
33.8(52.4) |
15 |
21 |
12.8 |
1870 |
374 |
91.8(140) |
45 |
42 |
34 |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政治、经济因素,并举出近代英国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科技发明。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
时间 产量 |
1870 |
1913 |
||
煤 |
钢 |
煤 |
钢 |
|
英国 |
11220万吨 |
62万吨 |
14980万吨 |
1501万吨 |
法国 |
1290万吨 |
8万吨 |
4080万吨 |
510万吨 |
德国 |
2390万吨 |
14万吨 |
19110万吨 |
2050万吨 |
美国 |
4250万吨 |
4万吨 |
57110万吨 |
3440万吨 |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三 “……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3)简述美国崛起的方式和对二战以来重大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材料四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4)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材料一 右图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的一幅照片。照片中的人背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我懂得三种行业,能讲三种语言,奋斗三载,家有三个孩子,三个月没有工作了,而我只想求得一个职业。”
(1)经济大危机中,资本主义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失业现象。假设你就是当年失业大军中的一员,说说你想怎样摆脱自己的困境?
材料二 经济大危机前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认为:“美国制度是个人奋斗的自由放任主义”,“如早有人要研究欧洲恢复延缓的原因,他就会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管事过多”。“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 胡佛甚至还认为,由联邦政府出钱对个人给予直接救济是可耻的。
(2)面对失业问题,胡佛认为美国政府应该怎么做?你是否支持胡佛的主张?为什么?
材料三 1933年,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罗斯福宣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
(3)举例说明罗斯福是怎样解决失业问题的,并分析这种做法有哪些好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可以肯定,我的美国同胞们希望我担任总统时将不得不为我国目前形势所迫,以坦率和坚定的态度向他们发表一篇演说.显然,这是坦白、勇敢地说出真相,说出全部真相的时候了。
一一沈琪译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材料二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一一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节录)
材料三 “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一一杨目、赵晓《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材科四 新政”出台是在罗斯福上任的1933年,甚至在其担任州长的1930年左右就开始提出并实施了,而标志凯恩斯主义形成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1936年才出版的。……其国家干预的经济思想在此书中并未成形,因此许多人不承认“新政”是受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一一资中筠《也谈男斯福“新政”》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说:“我国目前形势所迫”指的是什么?胡佛总统解决“急迫形势”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2分)
②根据材料二,说一说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其核心措施是什么? (6分)
③根据材料三,说一说作者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的? 材料认为美国经济“真正恢复”得益于什么? (3分)
④根据材料四,指出作者对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关系持怎样的认识? (2分)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话是谁提出的?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这里所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6分)
(2)材料二这段话是谁说的?面对这个错误.他是如何作出政策调整的,这一调整的最
重要意义是什么?(5分)
(3)在哪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经济体制转变的最根本转变是什么?(3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