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的税率(%) |
1858年的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袈裟布 |
匹 |
10.68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棉每百斤需洋33元,印度棉亦在30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12~13元,多至17~18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历史现象?
(3)综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社会经济上的巨大变化。
从1846年起,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额开始下降,以后的10年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
C.外国的商品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
D.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 |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的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是
A.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
B.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 |
C.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对中国的进步影响是
A.造成当地农民的贫困 |
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
C.使边远落后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
D.阻碍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
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 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二 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请问题:
⑴、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⑶、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
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4)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5)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条约?概括材料三反映的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材料四
(6)依据图13~15,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图15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
(7)依据材料二、三和图13~15,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材料五 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短壮大电子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的产业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列条约内容中,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的内容有( )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在中国建立教堂③开放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分解加快,这种“分解”主要指
A.封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进一步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B.小农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所取代 |
C.资本主义经济向农村渗透 |
D.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农村手工业日趋破产 | 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传播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