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多极化趋势加强
高中历史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下表所反映的变化。
表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287
283
277
271
249
在野党议席
180
184
209
220
262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
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
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后,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主义”反映了(  )

A.法国军事和经济实力欧洲最强 B.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法国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 D.恢复法国欧洲的霸主地位的目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旗帜代表的国际组织是

A.欧共体(欧洲联盟) B.上海经济合作组织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认为:“20世纪前半期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自由化与全球化的构想。这种构想通过一条能有效分割经济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无情的市场逻辑,使商业利益逐渐控制了社会。自由市场原则摧毁了彼此负责的社会关系……最终使市场变成了强权国家的附属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由市场原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源 B.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主义意识
C.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人类的公共价值观 D.市场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下列现代政治现象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A.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重要问题
B.1961年南斯拉夫倡议成立不结盟运动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
D.法国摆脱了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将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美国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统一
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敢说“不”的日本》,这本书很快畅销美国,引起了美国朝野的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该书实际上反映出

A.日本与美国成为全方位的竞争对手
B.日本由经济巨人变为政治大国的梦想
C.日本的经济科技实力超过了美国
D.日本右翼势力鼓吹对外扩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
B.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它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中国已成为其重要成员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加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