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材料所说的“这一制度”是指( )
A.太学制度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钱穆说:(唐)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若未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唐中宗曾不经两省而径自封(小)官,觉得难为情,故装置诏书的封袋,不敢用常封而改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官员被称“斜封官”。由此说明:( )
A.唐朝皇帝的专制权力是有限的 |
B.三省六部制度就是为了限制君权的 |
C.两省的长官相互制约,为限制相 |
D.唐朝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法治规则 |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
针对皇帝频繁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 B.主张建立内阁 |
C.主张加强相权 | D.反对三省六部制 |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 B.御史大夫 |
C.三省六部的长官 | D.谏臣 |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 |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
C.察举制的弊端 |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削弱了皇权 | B.打破了门第限制 |
C.有利于选拔人才 |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来 |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 D.宰相权力被分散 |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益,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 B.分工明确,相互制衡 |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