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
A.春秋战国 | B.汉朝 | C.隋朝 | D.唐朝 |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
D.监察官员能力有限 |
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 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 |
B.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 |
C.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 |
D.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
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A.禁锢了人们思想 |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
C.强化了君主专制 | 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是公款还是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 B.选官须注重才学 |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 D.选官应注重品行 |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 B.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
C.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
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带有主观性,是不可取的 |
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
D.反映了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公正性的不断的探索 |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 B.宋开封 | C.元大都 | D.明北京 |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
C.加重了财政负担 |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
A.公平竞争 | B.以文治国 |
C.分科考试 | D.重视教育 |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化 | B.时局和战的变迁 |
C.基本国策的改变 | D.经济重心的迁移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