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负责监督中央的官员),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负责监督地方的官员)”。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 |
“财已匮而枢密还是添兵;民已困而三司还是敛财;中书看着民困,而不能叫三司宽财,枢密减兵。”这表明宋代( )
A.行政体制变革服从加强皇权的需要 |
B.统治者对财政问题漠不关心 |
C.初步建立了分权与制衡的行政机制 |
D.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割据 |
史料记载:“ 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A.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 | B.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
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则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扬州刺史对其行使的权力是
A.行政权 | B.监察权 | C.军事权 | D.经济权 |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斗牛。”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最早的连中三元可能出现在
A.隋朝 | B.唐朝 | C.明朝 | D.宋朝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
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戍,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 B.《旧唐书》 | C.《宋史》 | D.《元史》 |
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 |
B.汉初丞相威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
C.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 |
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 |
中国古代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某考试制度相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该制度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
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
A.权力重心在宦官 | B.外朝受内朝牵制 |
C.皇权逐步加强 | D.三省制已具雏形 |
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 B.分化地方权力 |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 D.提高行政效率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