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 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
C.与都省相互制衡 | 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
宋人戴埴在《鼠璞》中说道:“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据此推断,以下属于“右迁”的是( )
A.秦朝,陇西郡守调任桂林郡守 | B.东汉,东海郡守调任徐州刺史 |
C.唐朝,中书省长官转任门下省 | D.宋朝,三司使调任福州转运使 |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 | B.用人机制较完善 |
C.宦官专权已出现 | D.行政规则受干扰 |
西汉时期,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有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项建议( )
演变成的措施是
A.大封皇室成员为王 |
B.实行“推恩令” |
C.平定“七国之乱” |
D.废除诸侯国,改设郡县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 B.等待朝廷察举 |
C.投笔从戎戍边 | D.投作官吏幕僚 |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 B.建立法律体系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实行科举制 |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
A.分封制 | B.三公九卿制 |
C.行省制 | D.科举制 |
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 | B.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 D.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