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12分)分权与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1)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怎样协调君权和相权的?(6分)
材料二   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汉密尔顿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认为这是防止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可靠办法,也是避免暴政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内部进行权力牵制,以防止国会权力过分集中。
——《论美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
(2)汉密尔顿的主张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三   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从材料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回答:
(1)材料一中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材料一中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设置有何目的?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 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十
材料二    (雅典)最初 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封建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采取何种选拔方式?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种选官制度产生的背景(4分)和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制度实施的共同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公元954年至公元959年,后周世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显德元年)己未,(世宗命令赵匡胤)一概简阅,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戊戌,诏宰臣李榖监筑河堤。役丁夫六万,三十日而罢。(显德二年)正月乙未颁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是岁,诸道供到帐籍,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编入)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诏禁天下铜器,始设立监铸钱。除朝廷法物、军器、官物及镜,并寺观内钟磬、钹、相轮、火珠、铃铎外, 其馀铜器,一切禁断。
(显德五年)乙丑,楚州防御使张顺赐死,坐(定罪)在任隐落榷税钱五十万、官丝绵二千两也。(显德六年)二月庚辰,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又疏导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
——摘编自薛居正《旧五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世宗改革的历史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太后摄玫(公元982年~1009年)后由于与宋(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战事多,每次战争都俘获大批人口,但这时萧太后对新征服的各族人户,不再编为官户奴隶而是依其原来的生活习俗设置新的部族,使其成为平民。把原来属于奴隶身份的“头下户”,改变成具有农奴性质的“二税户”,采取封建式的征收地租的剥削形式,使奴隶成为向朝廷纳税的编民。据不完全统计,萧太后摄政的二十七年里,减免赋税.赈济灾民、流民、贫民的诏令达三十次之多。采用移民、招幕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多种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借以扩大耕地面积,恢复当地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农业经济。按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免赋年限最长达十年。“贫民”则另给以耕牛、谷种,还派出有经脸的农师传授耕植知识。萧太后还“诏疏旧渠”,兴修水利。她还亲自“观稼”,遣使劝农,如命唐古(耶律唐古)“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是岁大熟。明年,移屯镇州,凡十四稔,积累数十万斛,斗米数钱”。
——摘编自张宏、刘延丽《浅析辽期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萧太后的改革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萧太后的改革对当时辽国产生的影响。(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表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2)表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王朝
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
享年

前221~前207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
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15年
西汉
前202~公元9年 由王莽禅代
212年
东汉
25~220年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
196年
三国
220~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
魏由西晋禅代(266)吴亡于西晋(280)
61年
西晋
266~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
51年
东晋
南北朝
317~589年
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
273年

581~618 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
38年

618~907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梁取代
290年
五代
907~960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
54年
北宋
960~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
168年
南宋
1127~1276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150年

有人据上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论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美国“除了全州性的法律以外,州有时也颁布一些全州性的治安条例。但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乡镇当局或乡镇官员会同治安法官,根据当地的需要,规定本地的社会生活细则,公布有关公共卫生、正常秩序和公民道德的守则。”
——引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其优点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
┌───────╂──────┐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
工 刑   兵        礼  户  吏
唐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四 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与古代希腊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分别说明其特点。  
(2)近代的民主制度首先在西方确立,依据材料三、材料四英国与法国在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过程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3)上述材料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绥之一德,岂非上策乎?”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治国方略在唐太宗执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3)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和执政实践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秦始皇:“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唐太宗: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
请回答:
(1)剧本所反映的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是什么?(6分)
(2)这种中央官制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