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高中历史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C.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D.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侧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报道:“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材料中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的体现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外交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相关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④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 明天,澳门将以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身份隆重庆祝她的10周岁生日。虽然澳门拥有比10年久远得多的历史,但是这一个特定的10年是如此让人惊叹。带着脱胎换骨的清新,澳门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大步穿越历史之门,自信地走向下一个10年。
材料二  10年前的今天,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夙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2007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的讲话
材料三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乔治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是如何产生的?“10年前的今天”是怎样解决香港问题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锦涛为什么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3)根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所谈表现出的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你认为我们今后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民众的主流
B.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苏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面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

A.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分别收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富春山居图》在分离60 余年后,于2011年6月1日在台湾合作展览的开幕式场景,外电评论说“从未有一幅画,如此拨动两岸亿万同胞的心弦”。对其主题“山水合壁”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画展之所以万众瞩目,因为此画见证了两岸同根、折射出同胞的悲欢
②“山水合壁”折射出中华文化对‘圆满与和谐’的不懈追求
③画展的成功开幕昭示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大潮
④此次残画的破镜重圆标志着阻碍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之墙”最终崩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港澳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祖国统一”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四个板块,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④中葡澳门政权交接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
——孙中山《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
材料三  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行“联邦制”国家形式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及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新中国实行“单一制”的历史原因有哪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这一天指的是

A.1997年6月30日 B.1997年6月31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7年12月20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