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
A.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
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
C.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
2008年月2月15日清晨,海峡两岸正式启动直邮、直航等,两岸人员交流与交往之路进入了“畅通无阻”新时代。自1949年台湾再度与大陆分离后,首次提出“两岸三通”构想,标志对台政策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重大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C.“九二共识”的达成 |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一国两制”是我国祖国和平统一制度的创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②首先在收回香港和澳门两地的主权上获得成功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是新时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唯一方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老兵高秉涵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带回100多个国民党老兵的骨灰坛,完成了这些老兵“回家”的遗愿。2012年高秉涵当选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当选主要反映了( )
A.台湾老兵浓烈的思乡之情 |
B.国人对待同胞、生命和历史的尊重态度 |
C.抗日战争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 |
D.高秉涵为加强两岸交流作出了贡献 |
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①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
②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
③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④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引用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答记者问,该回答主要是针对
A.台湾问题 | B.香港问题 |
C.中美关系问题 | D.中日关系问题 |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
C.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
D.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从甲图到乙图,反映了:
A.英国从强大到衰落 |
B.香港从英国的殖民地成为中国高度自治的地区 |
C.某些外交政治事件后面是国家实力的变化 |
D.标志着现代中国在领土主权独立上迈出了重大一步 |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 | B.台湾问题 | C.西藏问题 | D.钓鱼岛问题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