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20世纪40、50年代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图片展,以下不可能出现的图片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疆各族人民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A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一届人大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D
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图是其中一张,请为他指正有几处错误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 )
A.发展统一战线 |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
C.改造民主党派 |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颁布 时间 |
1787年颁布 |
1870年颁布 |
1954年颁布 |
制定 机构 |
国会制定 |
国民议会制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特点 |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评价 |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事件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 B.新中国成立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 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
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建国以来,我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
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
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A.标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 |
B.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 |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
D.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反抗殖民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历史),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但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政权性质的变化 | B.主要矛盾的变化 |
C.国家性质的变化 | D.国际形势的变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