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高中历史

1978年,安徽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为抗旱救灾,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没料到,这种应急措施竟然是中国农村的一声春雷。“春雷”是指

A.成功抵御了自然灾害的侵袭
B.改变了农民贫困的局面
C.促成了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形式
D.促进了乡镇企业的成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城市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把企业推向市场
B.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变公有制为私人承包制
D.加强政府对企业生产活动的监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l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②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③经济特区的设立
④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投机倒把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等行为,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对象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 “投机倒把罪”的规定。以上变化主要说明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 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法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前提 D.中国经济环境趋于稳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 “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

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非国有工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
非国有商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
1978
20%
10%
1992
52%
70%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是(  )
①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培育杂交水稻 
④取消了票证制度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84年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

A.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一切劳动产品的支配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工业行业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产值结构的相似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  )

A.我国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
B.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C.我国实现了工业从高成本到集约化的转变
D.我国实现了区域工业门类比较优势的新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材料二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近三十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