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一部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据目录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
B.制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 |
C.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D.总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
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
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
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
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汉武帝时,因长期对匈奴战争,财政十分困难,汉武帝认为,许多大盐铁商家累积万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从不支援国家之急,于是他断然采取了废止盐铁自由经营、代之以国家专营政策。……后来,桑弘羊任治粟都尉,增设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掌管各郡国的均输事。各郡国多设均输官和盐、铁官,扩大均输业务,凡商贾所贩运的货物,只要有利可图,均输官都以地方所收租赋为本钱,购置当地土产,转运到外地牟利。
材料二 有些国家,允许它们全体人民经营殖民地贸易。母国人民,得从母国任何港口,与列民地通商,除了海关的一般证件外,不需要任何特许状。在这场合,经商者人数众多,他们彼此间的竞争,使得他们不能榨取非常高的利润。在这样宽大的政策下,殖民地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售卖他们自己的生产物,购买欧洲的商品了。……但英国对其殖民地贸易所采用的宽大政策,大体上限于原料或粗制品的贸易。至于殖民地产物更精致的加工,英商和制造者要自己经营,并请求国会,以高关税或绝对禁止,使这些制造业不能在殖民地建立。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 中国价格形成形式的比重及其变化
项目 |
政府定价(%) |
政府指导价(%) |
市场调节价(%) |
|||
2002年 |
比上年 |
2002年 |
比上年 |
2002年 |
比上年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6 |
-0.1 |
1.3 |
0.0 |
96.1 |
0.1 |
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
2.6 |
-0.1 |
2.9 |
-0.5 |
94.5 |
0.6 |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
9.7 |
0.2 |
3.0 |
0.1 |
87.3 |
-0.3 |
——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2002年度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测算情况的通报》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期贸易政策的特点。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英国对外贸易推行的是什么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到19世纪中期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归纳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就当前我国深化改革中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一次出现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出现在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这三次改革都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
B.运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宏观调 |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
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内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中共“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
20世纪50年代后期粮票开始出现,到90年代初期粮票逐渐废除,粮票的兴废体现了 ( )
①粮食产量的变化 ②法制建设的变化 ③管理体制的变化 ④分配制度的变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
1985年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这里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指
A.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 B.美苏争夺全球战略资源的问题 |
C.制约中国西部开发问题 |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问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
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 |
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
C.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
D.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
B.中共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巨大作用 |
C.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
D.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战时期,党实行了“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改革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主要做法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年至l952年间,新中国发生第一次土地改革。其政策出发点为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年至l956年间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1979年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不具有所有权。
——甄爱军《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土改》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述土地改革中使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改革及其变化方向。指出其余改革的侧重点。(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次改革的共同点。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9分)
阅读下表,我国出现如下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 )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型
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A.①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