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
A.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指导逐渐终结 | B.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 |
C.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步深入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 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束缚着人们
④ 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在制度创新之中,国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他说过:“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下列经济思想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哪个是错误的( )
A.50年代末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增与大跃进有关 |
B.6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突减与三年经济困难有关 |
C.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人口迁移数量的稳定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的限制 |
D.1984年以后人口迁移数量持续迅速增长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根据下表分析,1953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所有制 |
土地经营 |
1953——1954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
1953——1954 |
农民土地股份制 |
初级社,集体经营 |
1955——1957 |
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 |
高级社,集体经营 |
1978至今 |
农民土地集体所有制 |
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进行改造 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
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
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
A.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 B.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
C.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D.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瑞蚨祥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1985年瑞蚨祥被国家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额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4分)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4分)扼要指出其成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原因。(4分)
(4)从瑞蚨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 《两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
材料二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觊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
材料三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人民版历史教材
(3)根据材料三,从现代化的视角论证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四 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
第一代新人,叫做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
第二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
第三代新人,叫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
——摘自海克《现代中国的三代新人:从“新青年”到“新人类”》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四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请在“三代新人”中任选一代,判断他们在青春时期的价值取向,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下图是20 世纪80年代初期《成都晚报》上刊登的一则广告。这则广告可以研究企业
①注重产品质量和扩大市场
②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③革新产品的产销经营方式
④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这段材料强调了
A.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 | B.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
C.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 D.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
2013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国情不同,时代不同,各国所选择的工业化道路也会有所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特点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选择了一条怎样的工业化道路?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对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有人认为,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是打地基、搭框架的,提供了一套毛坯房;而邓小平们则为这座房子进行了基础装修;现如今我们所做的,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精装修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的前提下,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
——摘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
材料二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国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据材料二,指出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3)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说说你得到的认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