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成为“天下第一村”,现在华西集团拥有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华西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
C.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 |
D.抓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 |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着各自的探索,但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
——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人教版)
材料三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1957年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
——转引自洪向华《强国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的不同经济体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新的变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对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工业、经济体制分别有何影响?结合史实说明:1978年以后,中国在这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4)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你获得什么启示?
(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病,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队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等。
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责任制不改变土地公有制形式,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上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的平均主义,改变了经济管理中过于单一和集中地方式。
材料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同时把高度集中地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据材料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据材料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2)对比材料二、三,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异同之处。
这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我们都下海吧”,所有的年轻或不太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词汇互相试探和鼓励。上述“中国公司元年”最可能是
A.1980年 | B.1984年 | C.1987年 | D.1993年 |
鸦片战争后,中国古老的大门被打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打开,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二 1952年~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三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请列举出近代中国有哪些新的经济形式。(两项即可)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3) 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清朝末年 |
清朝以六部中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仿西方制度增设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
民国初年 |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
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建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 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讨论对于中国知识界广泛使用“现代化”一词,确有开风气的作用……蒋廷黻在《申报月刊》讨论之前,即在《独立评论》上频繁阐释了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的全面现代化观。到30年代后期,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最终落实到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化上。
——阎书钦《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流变》
材料二 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理、机构设置、劳动人事工资奖金、联合经营等10个方面的自主权。在计划方面,国家向企业下达的指令性产品生产计划缩小到40种左右,企业完成指令性计划后,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在购销方面,国家统配物质品种缩小到10种左右,企业既可以通过市场选购原材料,又可以根据市场自销超计划产品,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议价或自行定价。
——整理自198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整理自《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当时就现代化展开的讨论有何现实基础?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家在国营企业工业政策方面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指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7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因素。(6分)
某中学高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第一小组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不同时期各国实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材料一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其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改革是不同国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因此,“在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国家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二战后,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
(3)材料三表明,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其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2年后我国逐渐发展了哪种经济模式?
下图是浙江杭州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农村率先改革,城市改革处试点期 |
B.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束缚 |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其主要形式是
A.建立人民公社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实行政企分开 |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材料一 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
材料二 ……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见下图)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并分析造成这种共同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8分)
“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根据事实判断上述说法与我国哪一时期的经济政策最为吻合( )
A.20世纪6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2)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见下图)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促进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因素。
1921年美国人哈默用苏俄的皮毛和鱼子酱,换取美国的小麦,受到列宁的接见,成为苏俄承租石棉开发合同的首位美国人。1979年,应邓小平的邀请,哈默又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两国如此优待哈默的共同背景不包括( )
A.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已经开始 |
B.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都经历了从不清楚到清楚,由浅到深的过程 |
C.清晰的认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D.经济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都有尽早摆脱经济困境的呼声和要求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