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
非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 |
非国有工业占商业总产值 |
1978 |
20% |
10% |
1992 |
52% |
70% |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下列选项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密切相关的是( )
①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③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④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 |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
2012年是“十二五”关键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粮食布票” “信用卡” “互联网” |
B.“合作社” “ 包产到户”“三下乡” |
C.“乡镇企业” “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
D.“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 “股份制改造” |
在1988年6月22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 |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C.1992年南方谈话 |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②③①④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实行对外开放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上述观点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A.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B.深化改革开放将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 |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D.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