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高中历史

青岛啤酒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3年,通过德意志银行募集了40万墨西哥银元的股本金,香港盎格鲁·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德国商人与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其生产设备、原材料从德国进口。该厂产品1906年即在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材料二  1947年6月14日,“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将工厂购买,定名为“青岛啤酒厂”。工厂的主要管理人员从厂长到各主要生产部门配备的负责人和技师都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在生产和工艺技术问题的处理上由专业人员负责确定。
1978年,青岛啤酒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在有几十种国外啤酒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上,青岛啤酒以其较高的品质、独特的风味加之美国代理的大力促销宣传,终于巩固了在美国的销售市场。
1979年以后,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工厂的活力日益增强,基本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工厂大规模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装备。1981年,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下,国家计委、进出口委、财政部批准投资4551.62万元,进行10万吨扩建工程,于1986年8月竣工投产;1986年的产量在全国啤酒行业里首先突破10万吨。
材料三  90年代初,通过与另外3个工厂的联合,成立了股份制公司,青岛啤酒厂也更名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7%的股份被美国的安海斯-布什公司持有,2008年英博集团购并安海斯-布什,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于11月18日决定附条件批准购并。
1993年7月,青岛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内地在港发行H股上市的企业,1996年3月7日,青岛啤酒向美国发行一级存股证(ADR)获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交易。
――上述材料均引自百度搜索
(1)依据材料一分析青岛啤酒厂的性质并分析其创建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判断青岛啤酒厂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90年代以来青岛啤酒厂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期,张骞于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丝绸之路一度断绝。东汉时期,班超从洛阳出发,再次出使西域,他到达了西域,他的随从到达了罗马。这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对话。也是在东汉,印度僧人沿着丝绸之路到达洛阳,将佛教传入中国,从另一个角度拓展了丝绸之路。唐代,洛阳人 玄奘沿着丝绸之路历时19年到印度求取真经,促进了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写下了《大唐西域记》。
材料二: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丝路开通的意义。
(2)概括汉唐丝路畅通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路一带”的经济原因。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共建“一路一带”的积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时间
历史资料
1978年底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79年
安徽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千克
1983年
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1987年
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迅速推进
1992年
邓小平指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997年
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私营企业达96万家
1999年
全国81.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公司制;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8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① 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 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形象”是媒介和人们心理中的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综合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首次出版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PearlS.  Buck)的《大地》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不仅引起西方对中国的关注,而且改变了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反面的中国形象。
1942年《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对这中国满怀希望地写道:“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敌人、恐怖”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 -1950)》
材料二 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不少国外学者承认“看走眼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在经济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和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日裔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中国经验刷新了他的部分看法,他没有料到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那么广泛”。伦敦大学教授麦克莱伦认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令人叹为观止。”
——摘自《我们误判了中国》(2015年1月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美国对中国形成几种不同形象的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让外国学者“看走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特点。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B.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D.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GDP增长率在1961年、1979年和1993年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GDP增长率变化显著的共同因素是(   )

A.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B.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C.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有利于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形成的因素分别是(    )

A.建立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
B.大家庭逐渐消失
C.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各国GDP数据统计

国家
时间
中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1820年
32.9%
1.8%
9.5%
3%
1900年
6%
23.6%
18.5%
2.4%

材料二:近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8%,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5万多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在世界排位第二。
——摘编自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GDP出现的变化?
(2)在20世纪初,为什么英美GDP能大幅超越中国?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2月1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汉朝杰出的外交家张骞曾经出使西域。这以后,从内地去西域的陆路就更加畅通了。当时通往西域的大路有南北两条,……南北两路在大宛会合,然后经布哈拉可到安息(今伊朗)。从安息再往西可通往条支(今伊拉克)、大秦(罗马帝国)。
——中华书局编辑部《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材料二  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当时,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越南和南洋各地以及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输出的商品一般以棉布、丝绸、瓷器、铁锅、茶、糖为大宗,进口的商品则是哆罗呢、哔吱、玻璃、珊瑚和各种香料、海味等奢侈品。在嘉庆以前,清朝在国际贸易上始终保持出超的地位。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四 “一带一路”实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词语注释》
请回答:
(1)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并得到发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及输往国外的物品。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超越了陆上丝绸之路。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的原因。并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
(2)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但对外贸易较之前朝仍有较大发展。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嘉庆之前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嘉庆之后对外贸易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据材料四,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世界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 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
④ 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

A.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