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高中历史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用品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一五计划实施
C.三大改造完成 D.对外贸易扩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3年,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对外经济贸易部”更名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3年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把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和外经贸部合并成“商务部”。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言论是(     )

A.“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B.“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必须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D.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   )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管理模式的创新
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某地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该地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9年邓小平指出:“我过去说过要再造几个‘香港’,就是说我们要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为此,党和政府决定
①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开放上海等沿海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广东考察,此举被解读为体现了中共中央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当年,垂暮之年的邓小平,靠着自己的睿智和威望,将徘徊中的改革之舟推向一个“新航程”。这个“新航程”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C.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2分)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中国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也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查雯《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2)西方和苏联两种工业化模式各是如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原料等问题的?(2分)
(3)当时中国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前两种工业化相比,当时中国工业化的国际环境怎样?(2分)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为加快建设工业化国家,中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4分)
(4)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伟大理论成果?(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英国形成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形成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联邦德国形成“社会市场经济”,1992年中国则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市场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B.经济发展的手段
C.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D.经济恢复的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联产承包、大跃进、好莱坞、村民自治
B.中外合资、市场化、文化大革命、南巡
C.人民公社、互联网、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D.经济特区、个体户、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解放后市场米价衔接数据图》,分析造成90年代中国市场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科技兴农成效显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

A.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C.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93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市场机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
C.我们不必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D.这是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