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选项符合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
B.拉开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 |
C.清政府展开了政治自救运动 |
D.资本成为列强经济渗透主要手段 |
“臣(注:张之洞)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是以虽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这说明他主张( )
A.兴办军事工业 | B.兴办民用工业 |
C.限制对外贸易 | D.发展资本主义 |
鸦片战争后,以地主阶级抵抗派为代表,迈出了学习西方第一步,萌发了新思想。这里“新”的主要含义是
A.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 |
B.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
C.“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探索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________,材料是________:
A.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 |
B.清朝封建统治 儒家传统礼仪文化 |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
D.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校,该校于1879年列出课表,如图( )
①注重近代思想启蒙 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
③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④要求学生文理兼修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
留学时间 |
留学初衷 |
第一次 |
晚清的留学热潮 |
① |
第二次 |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② |
第三次 |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
科技救国 |
第四次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
③ |
第五次 |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
创业立业 |
A. 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 B.国人逐渐接受新型经营方式 |
C.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 | D.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断出现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这些主张
A.在当时其愿望可以变成现实 |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
C.多是空谈救国或者盲目爱国 |
D.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 |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何堪设想?……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从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求富自强 | B.中体西用 |
C.发展近代民族工业 | 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报道反映了( )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
C.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
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 )
A.管理上体现以洋为师的特点 |
B.己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投向市场 |
D.经营管理不善,入不敷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