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我国自然经济之间的关系最恰当的是
A.互相依赖 | B.不同程度瓦解自然经济 |
C.继承发展 | D.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 |
阅读某书店一份售书广告:
本店售书目录 ①《共产党宣言》 ②《庶民的胜利》 ③《机器制造论》 ④《论法的精神》 …… 大同书店 1920年10月3日 |
广告所列书目中,可能在洋务运动时期成为畅销书的是其中哪一本?
A.① B.② C.③ D.④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
1872年,“机械螺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最可能坐落于
A.北京附近 B.广州附近 C.西安附近 D.成都附近
下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
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
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
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
C.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①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1620 |
300 |
1700 |
1850 |
720 |
2880 |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B、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
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19世纪70年代,人们看到在一座城市中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同时并存。这座城市应该是
A.重庆 | B.苏州 | C.上海 | D.沙市 |
李鸿章说:“唯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 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 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对此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A.目的是引导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有利于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 |
C.找到了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 | D.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在西方列强逐步完成工业化、向全球扩张的时候,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救亡图存的运动兴起。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其特点是:( )
A.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B.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 |
D.不注重技术的引进而只重视机器的引进 |
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
D.洋务运动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