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中提到某事件“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常轨,且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是在激进的政治浪漫主义支配下人为选择的结果,因而造成中国现代化的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现代化的超前和失序’,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调理,遂使矛盾愈积愈深,终于演化成一次又一次的激进运动,结果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中国的现代化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困境。’”该事件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清末新政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曾国藩在总结湘军与太平军在湘潭、岳州作战取胜的原因时说:“湘潭岳州,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利。”基于这种经验,后来他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 B.福州船政局 |
C.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 D.安庆内军械所 |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C.国内市场的形成 |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
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
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 |
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 |
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走向开放 |
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 |
在近代中国,机械工业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即包含国家推动的色彩。中国最早的机械工厂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官僚创办的江南制造局等国营军工企业。这些企业
A.有效地起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作用 |
B.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工业转型 |
C.有利于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
D.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分洋商之利”,获利颇丰。上海商人叶运忠请求另设广运轮船局,李鸿章断然拒绝,批示:“不准另树一帜。”由此可见,李鸿章(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 B.利用政权垄断经营 |
C.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 D.提倡“实业救国” |
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 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文中的“当时”是指( )
A.清朝末年 | B.民国初年 |
C.民国后期 | D.“文革”前后 |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
B.清政府开始重视近代工业建设 |
C.洋务运动的持续发展 |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局限是( )
A.一心“曲全邻好”,不敢轻言战事 |
B.“中体西用”限制了西风东渐向政治领域的扩展 |
C.没有通过长期努力,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
D.热衷于“以夷制夷”,缺乏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大目光 |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
A.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
B.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
C.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
D.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
观察下图,分析我国出现1895~1900年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
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