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中产生的特殊阶层
B.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C.买办由于其特殊身份,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D.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反应”的是( )
①《海国图志》②辛亥革命③洋务运动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方都市报》载文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外发型的,一种被动应对的现代化。”这一论点在于强调()

A.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现代化史观
B.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符合文明史观
C.中国的现代化完全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出现的
D.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后发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B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都是官办企业
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D
《民报》和《新学伪经考》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晚清富国强兵的改革” B.“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A.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
B.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
C.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3年,张之洞在给友人信中说到:“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由是观之,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A.技术薄弱 B.思想守旧
C.资本缺乏 D.列强侵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2年洋务派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这说明洋务运动()

A.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经济侵略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大大加强了中国的海防力量
D.使清政府的统治得以稳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国藩在总结湘军与太平军在湘潭、岳州作战取胜的原因时说:“湘潭岳州,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利。”基于这种经验,后来他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D.安庆内军械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6年,左宗棠设立了福州船政局。它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造船厂与法国商定合同,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对福州船政局认识正确的是()

A.是私人投资的民族工业
B.是中国第一家军事工业
C.推动福建地区工业化水平
D.便利西方对中国经济入侵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福州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