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通讯工具的进步
高中历史

上海小说家陆士谔在1910年发表的小说《新中国》中曾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在上海浦东”,“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下表述与材料不符的是(  )

A.作者写作的年代正处于革命前夜
B.“预言”体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
C.“万国博览会”演变为今天的“世界博览会”
D.“街头的新生事物”有电话、汽车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聊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成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来源:2010高考备考优选题16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至民国,近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有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③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设立电报局,并建立了自旗后(即今高雄)至府城(即今台南)全线长95华里的电报线。它的影响是

A.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电话局,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          
B.这是中国人自己主持架设、修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的第一步
D.很快,民间老百姓也用上了电报、电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快捷和舒适,你会选择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上海的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初,汽车传人上海
B.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出现于上海
C.近代以来的中国首条空中航线是上海一北京航线
D.1872年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在上海成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来源: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
材料二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的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倍讥讽为“马车铁路”。
材料三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1889年,袁世凯为向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问:(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3)你怎样理解历史上发生的这些故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
——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
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摘自新华网

图5-15-3         图5-15-4
材料三 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
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
(3)从材料三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 B.飞机 C.轮船 D.自行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来源:洋务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B.开展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来源:洋务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
(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3)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所呈现趋势的原因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通讯工具的进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