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通讯工具的进步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原创)上海有“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之称,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丁日昌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C.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立 D.《南京条约》中最早开埠通商口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被称为“马车铁路”。这条铁路应该是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粤汉铁路 D.沪宁铁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短时间里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年末杭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杭州进入地铁时代,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外来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②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比较迟缓
③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于辛亥革命
④牵引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化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二是奇,三是妙。当时有人是这样描写上海的奇与妙的:“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居人不信金吾禁,路上徘徊听五更。”“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材料中的“奇”与“妙”所指的事物反映了

A.高架铁路的建立 B.水运事业的发展
C.电力与通讯事业的发展 D.化学工业的进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 ”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为中国之自设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小车必由路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①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是车辆行人一概左行  ②十字路口要慢行成为基本准则之一 ③上海租界内的交通流量日渐增大 ④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

A.京张铁路 B.紫光阁铁路 C.京广铁路 D.京沪铁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下列通讯和传播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是

A.电话 B.电报 C.电视 D.互联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洋场竹枝词》:“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的汽车又称蒸汽机车
B.材料反映上海已进人立体交通时代
C.该现象反映了中国交通近代化历程
D.此种现象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通讯工具的进步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