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淞”铁路在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
古代小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今天在现实生活中都已实现了。下列历史事物中能体现“顺风耳”传说的是
A.高速列车 B.火星探测器 C.手机 D轮船
1924年年底,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曾经流行“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一类竹枝词。据此判断,这类竹枝词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北京的公共交通和社会意识而言是
A.无效和不可靠的,因为它是文学家的调侃之作 |
B.无效但却可靠的,因为它不是官方认定的资料 |
C.有效但不可靠的,因为它不是史学家做的记载 |
D.有效且较可靠的,因为它是当时人的原始反应 |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下列属于人民政府为改变“蜀道难”面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修建的铁路是
A.鹰厦铁路 | B.湘黔铁路 | C.宝成铁路 | D.成昆铁路 |
下列关于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创立 ②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的诞生
③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 ④中国第一条民航线路开通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④③ |
有人写诗描述19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于上海的一种新事物:“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此器”应是
A.电灯 | B.电报 | C.电话 | D.电视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出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 B.辛亥革命的影响 |
C.收回利权运动的蓬勃发展 |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张三的哥哥去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学院,他寒假向你介绍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历史,你认为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世纪初,清政府修筑京张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
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已奠定 |
C.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
D.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
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年的铁路运送达12358.5万人次,比之前的最高年份高出7300多万人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 B.国民政府政治中心迁回南京 |
C.抗战胜利后,各地交流频繁 | D.抗战胜利后民众向收复区回流 |
晚清以至民国,近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和从业人员的生活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