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 |
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 |
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
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
1921年开始的苏俄改革和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都( )
A.从恢复和发展农业入手 | B.注重工业建设 |
C.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改革 |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
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作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 )
①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②允许农民有条件出租土地 ③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④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
粮食作物耕种 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
粮食作物产 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其根本目的是( )
A.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B.解决国家粮食短缺的窘况 |
C.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
D.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主要规定,其经济作用是( )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
C.调整农业与工业的税收比例 |
D.借助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发展工业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器公司,美国近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是美国的典型现象,也代表了二战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企业的决定权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 |
B.企业的经营权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享有 |
C.企业的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
D.资本家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A.社会保障政策 | B.强大的国防体系 |
C.劳动安全保护法 | D.发展农业生产 |
右图是英国的考文垂大教堂,1962年,它的重新开放,被视为西欧复兴的象征。二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利用美国的援助 | B.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 |
C.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 D.利用经济的非军事化 |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
(2009江苏苏州五市三区调研,1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制作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网页,选取了以下几张照片,并写出了相应的标题。其中可选取的是( )
①20世纪20年代时期的 ②胡佛村——“自由
汽车长龙——虚假的繁荣 放任政策”的深渊
③“蓝鹰运动”——工业复兴计划的“推动者”
④第聂伯河水电站——“以工代赈”的典范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