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映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而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作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中两国改革背景的相似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罗斯福和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闯”出新的发展道路的。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对待商业)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故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与之食。……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结合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司马迁思想观点的可贵之处。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贾谊、黄宗羲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历史作用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1)结合你的理解,简析1937年1月“红星照耀西方”的原因。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2)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3)如何理解“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涉及到哪些主要历史事件?
材料四 “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哪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4)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
(5)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是“中国不可能复兴,因为它存在太多的麻烦问题。” 观点二是“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和复兴,这是历史的必然。”依据这两种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来源: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能抓住这两次机会,不得不退据台湾。请回答:
(1)第一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
(3)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今天,国民党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时,还面临着哪些重大障碍?

来源:高考模拟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中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俄国近代史上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试从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对此做法作简要评价。
(2)中国近代史上遭受了列强的侵略,俄国侵略中国的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3)俄国十月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何关系,这种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带来什么影响?
(4)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获得成功,简述两国在农业方面的措施,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5)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30年的波折后,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苏关系经历长时间的波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为少走弯路,中共在当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什么总任务?为实现这一总任务而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步骤和目标。
(4)以上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中,既有精神成果丰富的历史时期,也有综合实力特别强大的国家或地区.对其兴衰变化的分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之间早期文明中心出现了一大批思想伟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发生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的三个核心。“这个轴心位于对人性的形成而言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后,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一切”,“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
回答:
(1)从以下方面概括雅斯贝尔斯有关第一个“轴心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
大体时间:
主要标志:   
历史地位:  
(2) 以希腊文明为例,选择每方面的一项代表性成就填入下表。

代表性文明名称
政治文明
经济成长
思想发展
 
希腊文明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联系史实说明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简答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的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4)中共十七大重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何现实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二战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的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2)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展开?结果如何?
(3)从中我们应得出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恩格斯说:“如果说这两个伟大民族(指德意志和意大利)在1848~1871年内得到复兴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重新获得独立,那么这是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俾斯麦)“他是有名的1848年革命的死敌,他憎恨任何民主运动和人民运动”……恩格斯有一次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维纳·洛赫《德国史》上册
材料三:恩格斯说:“自从俾斯麦利用普鲁士军队及其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以后,德意志的发展就这样坚决地采用了这个方向以致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材料四: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但是,谁要想根据这点证明社会主义应当帮助俾斯麦,那这个马克思主义者“真是太好了”。
——《列宁全集》第2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马克思所指的“遗嘱”是什么?俾斯麦为什么能“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2)据材料二,说明恩格斯称俾斯麦为“非出本心的革命者”的原因。
(3)据材料三,俾斯麦成功地“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指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说明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指的是什么?
并说明德意志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俾斯麦历史功绩的肯定,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采取什么原则?

来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学者罗伯特·J.格林说:“事实上美国现在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成两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是投‘民共党’的票。”
请回答:
(1)结合政治常识,我们从上面的话中可以看出。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区别
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阶级基础是相同的,成为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左右手
C.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美国需要成立新政党——“民共党”

(2)19世纪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爆发了南北战争,主要是因为共和党代表
的利益,而民主党代表的利益。年,共和党候选人当选为总统,南方军队挑起了内战。(3)分别列举出美国历史上共和党和民主党两位总统。

来源: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股票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迎来了“黑色星期四”:“开盘的铃声响过,股票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易手,股价狂跌。交易所供游客参观、可以俯视交易大厅的走廊上挤满了人,有人在尖叫,有人在哭泣。”一份娱乐杂志发表了这样一个标题的新闻:“Wall Street Lays An Egg”——华尔街下了一个大蛋!意思是所有股民“两年半中市场辛辛苦苦积累的所有收益都化为乌有,付之东流”。
材料二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邓小平的这一行动被认为寓意深刻。对此,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评价中国未来的行动将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美国政府为应对这种现象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三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的深刻寓意是什么?如何认识基辛格所说的“人们的认识规律将被改变”?

来源: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

年份
当年创
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6
11
7
63.6%
1897
49
45
91.8%
1898
47
39
83%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1874~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特点的成因。
(3)材料四中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来源: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二:“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    
——摘自《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

品序
文官
武官
带饰

仙鹤
狮子


锦鸡
狮子
花犀

孔雀
虎豹
金钑花

云雁
虎豹
素金

白鹇
熊罴
银钑花

鹭鸶

素银

鸂鶒

素银

黄鹂
犀牛
乌角

鹌鹑
海马
乌角

——据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和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2)从材料一二三,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
(3)结合材料全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

来源:福建省漳州三中、南靖二中2010届高三年级12月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材料二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宇航员不但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梦想,而且按照预定计划,飞船在太空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28日傍晚成功返回。  
——新华网
材料三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全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建国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结合材料一归纳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2)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3)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

来源: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