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 B.家庭手工 | C.官营手工业 | D.民营手工业 |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 B.上海地区 |
C.苏杭地区 | D.珠三角地区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但该时期中华文明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下列符合这一特征的史实有①灌钢法 ②均田制 ③九品中正制 ④草市 ⑤高转筒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 |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 B.官营手工业 |
C.田庄手工业 | D.家庭手工业 |
某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商周金文青铜鼎、隶书竹简、楷书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请判断,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A.汉都洛阳 | B.唐都长安 |
C.宋都开封 | D.明都北京 |
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墓后室画像砖上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缫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这些信息主要说明( )
A.甘肃西部已从游牧转向农耕文明 |
B.画像砖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 |
C.丝绸之路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运河 |
D.汉代甘肃西部出现蚕桑与丝织业 |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
博物馆中某瓷器的介绍为:“胎体呈褐红色,胎上罩一层白色为底,既掩盖了胎面上的瑕疵,又增强了彩绘母题的效果,……在化妆土上,以含铁、铜成分的颜料勾画出几组极似飞鸟的蔓草,然后于整个器表施一层青黄色彩。”该瓷器创作技术最早出现于( )
A.唐代初期 | B.唐代晚期 |
C.康熙年间 | D.雍正年间 |
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公元555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
A.中间商牟利 | B.中国的强盛 |
C.古欧洲内需 | D.张骞通西域 |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清晨入市,易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且复持以易”。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是( )
A.浙江农村出现商品经济 |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
C.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成 | D.商人介入到手工业生产 |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 |
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
D.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
D.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
B.主要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
C.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
D.畅销海内外,备受青睐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