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下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表明青铜铸造

A.工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B.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有三件中国瓷器,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下列对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宋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青瓷和白瓷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
C.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D.唐代的邢窑以青瓷闻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徽宗赵佶亲手在《碧桃蝶雀图》上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此诗评价的是

A.棉纺织技术的先进 B.缂丝技术的精湛
C.得到“丝国”美誉 D.绘画技艺的高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厥土不宜桑,桑事殊艰辛。木棉收千株,八闽不忧贫。”诗中描述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唐朝福建出现了棉花种植 B.宋朝福建棉花种植盛行
C.元朝福建省桑农生活艰辛 D.明朝福建农民生活无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卷八
材料二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窑址更是遍及全省各地。唐五代时期,浙江青瓷空前繁荣,越窑生产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被诗人誉为“千峰翠色”、“捩翠融青”、“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其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越窑日趋衰落,龙泉窑成为“民窑之巨擘”。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更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藏品。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三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 、“告缗”。“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 汉代晁错  
材料四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简述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
(3)材料三反映汉代对“贾人”实行什么政策,晁错的理由是什么?
(4)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时期将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称做“匠户”,规定其身份世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允许班匠以银代役;清顺治年间宣布废除“匠籍”。上述变化
①体现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  
②使统治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征调各类工匠  
③反映了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日趋松弛  
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赛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 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 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态的是

A. 使用新式"沙稠机" B. 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 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 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12月21日,经过我国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沉睡南中国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出水。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可以断定“南海一号”上有大量

A.工艺精美的青铜器 B.色彩鲜艳的唐三彩
C.珍贵精美的瓷器 D.图案丰富的粉彩瓷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的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记录。其中不包括

A.“安阳殷墟” B.“唐三彩” C.“龙门二十品” D.“秘色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电视的起源与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