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
突然……有什么东西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银幕,看来上面什么也没有,材料中描述的艺术最早诞生在哪个国家(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德国 |
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C.电影的发展历程 | D.电视的发展历程 |
http://www.m1905.com 是CCTV6电影频道的官方网站。网址中“1905”的含义是( )
A.电影《定军山》的拍摄 | B.北京电视台试播 |
C.互联网进入中国 | D.电影《渔光曲》的拍摄 |
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
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
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 |
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 |
今年2月,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去世。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尔,我们的国家就没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 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 |
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 | 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
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选自詹姆斯·库兰《大众媒介与社会》)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
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
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
标志电影诞生的历史史实是
A.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 |
B.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 |
C.苏联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
D.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 |
20世纪某个时期,美国人的休闲方式主要是看电影、去图书馆、听收音机或手摇式留声机,女孩子们几乎不买新衣服和首饰,但都会花几美分买一支口红抹在嘴唇上,既漂亮,又散发出香甘的味道。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电力的广泛应用 | B.教育的高度普及 |
C.上流社会的形成 | D.经济危机的影响 |
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
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C.电影的发展历程 |
D.电视的发展历程 |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然而,电影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应在
A.1500~1600年期间 | B.1765~1830年期间 |
C.1870~1900年期间 | D.1945~1970年期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