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A.先从农村着手,农村包围城市 |
B.从中国国情出发 |
C.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
D.达到的目的一样 |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强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B.强调我们要争取和平的环境 |
C.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 | D.号召我们要加快经济建设 |
下列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③“三个有利于”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标准④“三个有利于”中,综合国力的提高表现为社会的全面发展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新时期的第一个理论宣言书是( )
A.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C.“南方谈话” |
D.《新民主主义论》 |
1992年“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
A.发展是硬道理 |
B.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
C.社会主义本质论 |
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现代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
A.战争和革命 | B.知识经济 | C.“冷战”与地区冲突 | D.和平与发展 |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科学体系的标志是( )
A.党的十二大 |
B.党的十三大 |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
D.党的十五大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B.实事求是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计划的商品理论 |
D.“三个有利于”发展的理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 |
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B.怎样发展生产力 |
C.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 )
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
B.邓小平理论高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C.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已经不能够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科学体系 |
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写道:“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不能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
(2)应该怎样看待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会之间的关系?
(3)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旗帜。它引来了国家大政方针的深刻变
化,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一 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加快建设
速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究竟想不想快……当大家都想快、要快、力争
快的时候,事情的进展果然就快了。我们应当不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争取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一一《力争高速度》(1959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
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
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
奋斗。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
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
补充、修正和提高……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振奋起全民族探索创新
的勇气,是我们的理论和事业不断发展的希望所在。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三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
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
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
的发展。
一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28日至2月21日)
回答:
(1)材料—、材料二、三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在思想认识路线上的区别是什么?
(3)分析说明两种思想认识路线产生的不同结果。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