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的文明在交流与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局面下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使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当时从广州出发到达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带把壶、高足杯等外来物品不仅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由于唐朝的稳定和强大,当波斯被大食吞灭时,波斯王选择投奔唐朝,在长安度过自己的晚年。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依据材料概述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并带来望远镜、西文世界地图。随后又有多名欧洲传教士东来,其中瑞士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传教士王征合著《奇器图说》,系统介绍物理学原理。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一些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耶稣会(天主教)传教士除带来西方学术外,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后来比利时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文译《五经》。
——《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内容,结合所学分析相关的经济文化条件。
你已经看到,从五十个世纪以前的古代开始,尼罗河河谷的居民开始有了书面记载的历史以后,文明是怎样以奇特的方式进步的。从尼罗河走到美索不迭米亚,两河之间的土地,然后是转向克里特岛、希腊和罗马。地中海,一个内陆海成为了贸易中心,而地中海沿岸城市是艺术、科学、哲学和知识的发源地。到16世纪,它再一次向西迁移,并使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3)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的表现,并概括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4)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的三位伟人,他们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吸纳了西方文明的成果,领导了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转变。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领导人物 |
标志性事件 |
历史性变化 |
理论依据 |
孙中山 |
1911年辛亥革命 |
|
三民主义、五权分立 |
毛泽东 |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
|
邓小平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8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什么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4)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在1922年他还指出:“每当我写到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这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材料二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宗良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说形成了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及其局限性。
(3)材料三中,中国“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体现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新考验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色”有何突出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竟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引自《自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布哈林的观点?结合苏联(俄)早期历史实践说明之。
(2)材料二指什么史实?其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3)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简要说明材料三中邓小平的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引领着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
材料一:
图一:孙中山 图二:毛泽东手迹 图三:1992年春的邓小平
材料二: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
孙中山为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做了哪些努力?当时两党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何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
2)邓小平理论主要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精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3分)
3)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全面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7分)
13.历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千秋,对此人们各有说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成立资源委员会,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资委会开始对汽油、煤炭等国防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材料二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材料三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2)你对威尔斯的观点有何评论?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论断较斯大林的思想而言,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不同文明的发展、交融,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演进史。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原文明不断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相互交往、吸收和融合,从而凝聚成中华文明。
(1)列举唐朝时期,西藏地区接受中原文明成果的史实,并分析唐、吐蕃文明交融成功的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是伴随着“血与火”的殖民扩张和商业贸易走向世界的。
(2)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对亚洲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西方文明强势而来,国人逐渐意识到自己落后,并开始了对西方文明由被动到主动吸收的过程。在政治制度方面,更是经历曲折。
材料一 19世纪就九十年代,郑观应认为“故欲藉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自有议院,则昏爆之君务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之民无所积其怨”“苟欲安内攘外,……其必自设议院矣。”
材料二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主要规定有“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3)指出上述材料对议院与君主关系的认识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相同认识形成的原因。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4)在20世纪50年代和1978年后,我国曾两次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模式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学习对象 |
学习内容 |
主要实践 |
自我完善 |
苏联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
提出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
西方 |
|
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主经营,实现经济特续增长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任务: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简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领导的革命斗争,给中国带来了怎么的历史巨变?
(2)孙中山与毛泽东领导民主革命所走的道路有何异同?
(3)分别说明毛泽东在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革命道路的中道历史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吹来十月的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
材料二:读下列两幅图片
(1)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对待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图一反映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
(2)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3)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伟大构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2004 年8 月22 日和12 月11 日,分别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和百色起义75 周年纪念日。
阅读下列与邓小平同志相关的照片,回答问题。
分别分析图1、图2、图3 所反映的事件及发生的原因,并概述它们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
中共80 年历程,80 年辉煌,历史实践证明了一条真理:中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请回答:
(1)中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
(2)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什么?
(3)遵义会议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含义是什么?
(4)指出中共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历程。
请回答:
(1)分别是在党的哪几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后来发生什么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哪些努力?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何重大意义?有何启示?
歌曲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心声。“我们唱着《东方红》,中国人民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根据这首歌,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思想在近代史上主要探索什么问题?探索得出了什么结果?其依据是什么?
(2)为了使中国人民富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
(3)你是怎样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中共在革命和建设中曾“照搬外国的经验”,分别指什么?但在实践遭挫折后,中共又进行了怎样探索?
(3)材料二对材料一的思想有何发展?这一发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4)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表的?概括他在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