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梭伦改革的评价
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颁布的措施,既规定了政治方面的也规定了经济方面的调整。前者包括:①建立一个新的议事会即四百人会议,中等阶级有资格成为其成员;②使下等阶级具有在公民大会中参政的资格,从而给予他们公民权;③组建最高刑事法庭,面向所有公民,通过普选投票选出。经济改革对贫苦农民最有利,取消了现存的抵押契约,禁止今后再有债务奴隶的存在,限制任何个人可以拥有的土地数量。
——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梭伦时代中等阶级及以上的公民可以参与哪些政治活动?
材料二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瀚无际和飘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2)根据材料二,归纳黑格尔眼中海洋民族的性格特点,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性格特点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为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由此决定了-个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
——李守福《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根源及其影响》
(3)归纳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简要评述此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去出身和门第是衡量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尺度,……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谁富有,谁就位列上等。……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城,并授予他们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材料四 民本,法也。……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商君书·画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的法治思想各有何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
材料二    (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
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卷
(3)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一中的“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5)你从四次改革的成效中得到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尽管形式多样,特点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商鞅舌战图                              图2 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假设当时雅典社会矛盾的各方都获准参加图2的辩论,你认为可能有哪几个阶层的代表?他们各自有何主张?图1图2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2)概括材料二、三,指出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
材料四

图3:北魏文官俑          图4:汉人胡食图
材料五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3)根据材料四中的图3、图4,你能分别获得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两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的主要相似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是那些既有势力又富豪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自议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熙宁二年,保守分子唐介“数与安石争论”,“御使中丞吕海论安石过失十事”。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材料一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
(2)材料二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3)据材料三,分析司马光、唐介等的相同基本主张及持这一主张的原因。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假如你是一位改革家,你如何将改革坚持下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为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和最大限度的公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会反作用于经济活动。
材料一 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力仍旧很有限。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以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削弱贵族最高法院的权力。总之,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三: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成的。西方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生产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企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庇护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
——选自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如何在“组织上”为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并分析梭伦改革带来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和“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
(3)通商口岸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使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化商业群落”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材料二
 
材料三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
(2)你认为材料三、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等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称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
(2)根据所学分别说明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所采取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司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他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他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梭伦
材料二 北方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土地荒芜。北魏颁布均田令,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露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
——摘自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 据材料一说明梭伦是怎样使“他”重获自由的?这对于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依据材料二推断北魏土地所有制有哪几种类型,并说明依据(不得照抄材料)上述材料反映梭伦改革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获得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也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材料二 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
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施行法治的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
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 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不竭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                                        
——《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材料四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出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2)归纳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主要观点,其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4)概述这三次改革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各自结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
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阶级的公民中抽
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
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
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
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
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
“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
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
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仲连:《世界通史》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即以财产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和抽签选官,虽然只是实现了财权政治,但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程志敏《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看雅典民主的诞生》
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
──苏辙《栾城三集》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让‘人民’获得自由”和“地位上升”的措施。谈谈你对梭伦上述改革措施的认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以此为事”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中文是由改变与革新或革命组成;英文是reform,意思都是对原有组织形式或社会结构进行重组,以达到改善社会状况的目的。社会改革是一个全面涉及人文与科学的综合系统工程,任何一项社会改革都会牵涉到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古希腊抒情诗选》
材料三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订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概括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
(3)商鞅和梭伦都崇尚法治,为何社会效果不同?试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一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四:范纯仁(苑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费话通鉴纪事本末》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这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4分 )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概括出肯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和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梭伦改革的评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