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中国哪些还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
①“贵贱有序”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有教无类”④“民贵君轻”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
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避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一切随顺自然的境界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
A.孔子 | B.韩非子 | C.老子 | D.墨子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十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
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 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 |
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与材料相符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 |
B.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墨家 |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 |
D.“无为而治”的道家 |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
B.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
C.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
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
B.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
D.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
墨子认识到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只有从事物质生产才有物质生活,墨子对发展农业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首先,应当开垦荒地。“田不辟,少食。”“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材料中墨子的观点表明( )
A.土地能不能得到合理使用,能不能充分发挥效力,是农业生产能否发展的关键 |
B.小生产阶层希望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
C.统治者应该不违农时 |
D.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
《商君书•赏刑》记载:“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A.执法等级有别 | B.量刑参照功过 |
C.法律一视同仁 | D.严刑酷法治国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这一观点属于
A.道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墨家思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