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 )
A. | 墨家思想 | B. | 儒家思想 | C. | 道家思想 | D. | 法家思想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 B. | 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
C. | 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 D. | 《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下列关于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张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 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 B.肯定人的价值 | C.强调知识的作用 | D.推崇君主权威 |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 | 法家学说 | B. | 道家学说 | C. | 儒家学说 | D. | 墨家学说 |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 | 儒家思想 | B. | 道家思想 | C. | 墨家思想 | D. | 法家思想 |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促进官办学校的发展 | B.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
C.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 | D.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
材料一:2004年12月,中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口号号“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一个新的重要执政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今天,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疏理、审视,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材料二:下图是2006年9月23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世界发布孔子标准像。
请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根据以上提示,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谐思想表现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提倡以德治国,避免社会冲突,提倡宽厚处世,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此说的三位著名思想家及其观点。
(2)依据材料二,儒学在孔子创立后曾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造,你能说出这些改造者的姓名及改造的主要内容吗?
(3)依据材料二,在近代中国,儒学思想又受到怎样的冲击?
(4)依据材料二,孔子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人物,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纪念他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
A.儒家思想 | B.法家思想 | C.墨家思想 | D.道家思想 |
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 |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到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都正确 |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
C.①正确,③③④不正确 |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