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谢灵运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糜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针对以上情况,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推行均田制 | B.设立三长制 | C.推行新的租调制 | D.汉化政策 |
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对北魏社会的积极意义是
①有利于清查户口 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③有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 ④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
C.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 D.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
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 | B.王安石变法 | C.孝文帝改革 | D.张居正改革 |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均田制 | B.三长制 | C.新租调制 | D.汉化政策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
(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所及所学知识,评价上述观点
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的土地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 B.王田制 | C.均田制 | D.方田均税法 |
观察下图,图二与图一服饰的不同是
《掌衡武士》 《北魏文官俑》
A.孝文帝迁都的结果 | B.民族融合的结果 | C.经济发展的 | D.实施均田制的结果 |
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给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主要是因为
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 B.租庸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
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 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民开荒纳税 |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改革了原有生产关系 ③促进了社会性质改变 ④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