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 B.开化社会文明 |
C.引进欧美科技 | D.鼓励工商贸易 |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
A.黑船事件 | B.大盐平八朗起义 |
C.“大政奉还”事件 | D.“戊辰战争”的结束 |
观察下图,这是日本的一幅宣扬军国主义的作品,图中的内容是日军在平壤大败清军。这幅画最早问世有可能是在( )
A.1869年 | B.1894年 | C.1905年 | D.1910年 |
1853年,日本发生了“黑船事件”。这一事件给日本带来的严重影响是
A.缓和了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 B.完全丧失独立,沦为殖民地的境地 |
C.促进了日本手工工场的发展 | D.幕府锁国政策失败,国门被迫打开 |
【改编】如同千年前模仿唐朝长安建造奈良一样,明治时期,日本人在东京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这里仿照欧美街市,盖起两层楼的洋式砖瓦房,街道上电车穿梭,夜幕降临时煤气灯就会点亮。上述材料说明
A.日本民族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对外部的学习 |
B.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他人长处的民族 |
C.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缺乏民族自信心 |
D.前后两次两次学习对日本民族发展影响不大 |
齐世荣在《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中认为:“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日本明治维新在“体制”上的“不彻底性”主要体现在( )
A.保留了武士特权 | B.继承了原有的幕藩体制 |
C.保留了天皇制度 | D.众议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 |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3、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郑观应《盛世危言》载:“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学管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船炮之利,某厂价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对该材料的最佳理解是
A.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并加以仿制 | B.俾斯麦的话具有预见性 |
C.中国学习技艺且以购买为主 | D.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
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年份 |
1800年 |
1880年 |
1900年 |
1950年 |
人口 |
800 |
1050 |
1600 |
5425 |
( )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
著名学者萧功秦认为:“明治维新的日本与1918年以前的德国,则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典型的立宪政体’。”下列关于日本的评价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不具有立宪政体的基本形式 |
B.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残余 |
C.与德国的政治体制完全一致 |
D.实现了“脱亚入欧”的改革目标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