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
A.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B.国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 |
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 )
A.文明开化 | B.废除了旧体制 |
C.“殖产兴业”政策 | D.富国强兵 |
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
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 |
B.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 |
C.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 |
D.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 |
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 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
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 D.封建统治腐朽 |
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侍……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A.广大农民 | B.中下级武士 |
C.新兴地主 | D.高利贷者 |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
明治维新中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
D.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
“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文明之风移入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入同等化域”。与此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洋务运动亚 | B.历山大二世改革 | C.明治维新 | D.戊戌变法 |
1902年,《新民丛报》连续刊登《新民说》:“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也。法令由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文中省略的应是
A.英美 | B.法德 | C.英日 | D.美俄 |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 B.吸收世界文明 |
C.发展近代交通 | D.主张机器生产 |
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 D.缺乏民主传统 |
在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