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面临严重危机。人们反抗情绪强烈,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皇室和奴隶主贵族之间为了争夺劳动力和土地不断进行斗争。……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南渊请安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公元645年日本进行了一场名为大化改新的变革运动,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礼仪等,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化改新后日本“遣唐使”陆续又成行十余次,每次都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日本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各级学校教授儒学。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围棋、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陷入严重的危机。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下级武士公然违反武家法规,日益强大的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的权威,美国舰队武力叩关,日本被迫开国。……1871年11月,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大使的48人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考察。他们先后访问了12个国家,认真考察了各国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经济、文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1868年至1889年,明治政府推行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君主立宪”等一系列改革,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大化改新给日本文化带来哪些影响?(2分,答对2点即得满分)
(2)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有何共同之处?
(3)日本两次改革学习的对象分别是谁?日本选择它们为学习对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都选自《梭伦的诗歌》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路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势力…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和材料三的漫画观点,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不同国家不同改革的综合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吾人今日之开化非真正之开化,为防止十年后之弊病,惟在于兴办真正之学校……” 木户孝允在充分比较了欧美等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状况,提出政策建议:在追赶西方列强的过程中,日本应当仿效和学习法国学制为宜。
——摘自《日本文明史》
材料二 近代教育改革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挽救民族危机与培养具有变法维新思想的富国强兵有用人才相结合,大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中国旧有的教育体制。
——田梅英《清末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材料三 明治天皇名义发布了《教育大旨》,用至高无上的“诏敕”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育“要专事阐明仁义忠孝”,从政治上束缚学生的思想,着力培植带有忠君爱国头脑的、懂得近代知识技能的工具。
——摘自《日本文明史》
材料四   五更里,天将明,鸡声报晓。……从今后,抖精神,大家振作。富出钱,贫出力。事事认真。那日本,三十年,转衰为盛。我中国,能改变,怎不如人。兴学堂,讲工艺,农商矿产。保利权,争国体,不让毫分。外洋人,虽强悍,并非神怪,怎见得,我中国,不可相争。……作一段,吧五更,唤人治梦。惟愿的,我中国,永升太平。
——1904年,陈独秀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叹五更一伤国事也》
(1)概括材料一中有关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一项中国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内容。与日本教育改革成效相比,中国教育改革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近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材料四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救国方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日本能够顺利向西方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有什么突出特点?
(3)结合材料二比较说明明治维新成功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 世纪中叶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中国与日本同属非西方文明, 对于现代化这种 “舶来品” 的抗拒是难免的, 这也是很多非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 但在不断抗拒、不断遭受挫折以后, 两国一个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一个是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
——刘金源《关于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
问题:
(1)你认为19世纪中叶中日的现代化道路各符合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阐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船事件”(佩里叩关,日本开国) 材料二:时局图 康有为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1)结合材料并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日本、中国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中日两国改革的结局有何不同?这种不同的结局给两国自身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3)俄日改革有哪些相同特点?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改革的哪些内容?
(3)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中国出现的资产阶级变法运动是什么?
(4) 日本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4)依据材料三,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晚期,中、俄、日三国都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利在1800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被称为“百日维新”。
请回答:
(1)从当时日本的外交政策角度,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4)根据材料四,概括“百日维新”中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俄、日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3)指出材料二中“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举一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
(4)材料三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学习西方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中医思想将复杂的生命现象简单的归结为阴阳和五行,是比较注意表象的,而不能真正认识疾病的本质,因此说中医是一种经验的集合。而西医是建立在细胞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是所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大成,是相对微观的,一切力求具体,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系统科学.
——摘自《中西医比较》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掀起了废止汉医的思潮,而彼时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的青年鲁迅笃信新医学——西医。他认为:“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
——鲁迅《热风·随感录》
材料三 (日本医学)运动也给近代中国医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广泛深入而又旷日持久的论争。
——《近代中西医学观的碰撞与交融》
据上述材料,概括评价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医学改革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政木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准可范围内,置备武装。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 第一章 天皇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望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裁可法律,命令公布与执行。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统帅海陆军。宣战、讲和及缔结各种条约。
第二章 臣民权利义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臣民有服兵役、纳税义务,在法律范围内有居住、转移自由,不受逮捕、监禁、审问、处罚,不得侵入或搜索其住所,不能侵害其书信之秘密,不能侵害其所有权,于不妨碍安宁秩序及不违背其为臣民之义务限度内,有信教之自由。)
第三章 帝国议会
帝国议会由贵族院众议院两院组成。贵族原由皇族、华族及敕任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以选举法所规定,由公选之议员组成。一切法律,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两议院均非有其总议员三分之一以上之出席,不得开议及决议.两议院之议事,以过半数决定之;赞成或反对相等时,由议长决定。
第四章 国务大臣及枢密顾问
国务各大臣辅弼天皇以任其责,凡法律敕令及其有关国务之诏敕,须国务大巨之副署,枢密顾问,以枢密院官制所规定,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
——l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日近代形成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同点。(6分)
②根据材料指出英日近代形成的政治体制的各自特点。(8分)
③分析英日同样政体下不同特点的成因。(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共16分)
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崛起构成了其中最重要的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一步一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美国……其崛起过程中,埋首于创新……没有成为英国霸权机器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大国崛起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 日本在30年里,走完了西方二三百年才能走完的路。崛起世界东方……但是日本拿它一切去冒险,崛起是冒险的结果——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成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结果丢掉了一切,八十年来的巨大努力和非凡成就化为烟尘。
——(美)赖通肖尔(评论)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使英国“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其称雄世界的政治基础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政治、经济方面创新的表现(各举一例)。(4分)
(3)什么事件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迅速崛起?(2分)其崛起后 “挑战现成霸权和国际体系”的根源是什么?。(4分)
(4)英国、美国、日本崛起道路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