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这个单词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中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下列属于“modern”产生时的历史现象的是( )
①宗教改革 ②文艺复兴 ③启蒙运动 ④世界走向汇合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指( )
A.抗议《圣经》的权威 | B.抗议国王的权威 |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 D.抗议贵族的权威 |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 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
C.主张政教合一 | 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 |
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
A.加尔文教主张比较激进 |
B.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
C.加尔文教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 |
D.加尔文严厉排除异己 |
中世纪时天主教会成为斗争的焦点,爆发了宗教“异端”运动。对宗教“异端”运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是指人们反对教会的斗争 |
B.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 |
C.是指人们常常利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
D.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反封建斗争 |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
马丁·路德认为,无论是身着神甫神圣外衣的装饰,或是居住在圣地,又或者是身居圣职,抑或是祷告、斋戒、禁食某些食物,又或是通过肉身或在肉身里面做了什么善功,所有这些事情都不会对灵魂有任何的帮助。据此,马丁·路德主张( )
A.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 B.理性主义 |
C.人文主义 | D.因信称义 |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 B.信仰是否必要 |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是:
A.文艺复兴运动 | B.宗教改革运动 |
C.启蒙运动 | D.社会主义运动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最可能指的是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君主 | D.马丁·路德 |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A.虔诚信仰上帝 | B.妇女解放 |
C.实行三权分立 | D.反对盲目信仰 |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6世纪初,西欧各国开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根本原因是
A.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 | B.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 D.各国世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