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孙中山在《民权初步》说:“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造成“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有限 | B.中国人已丧失了合群的天性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D.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压抑 |
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 ( )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
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
B.此后中国开始以中华帝国纪年 |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
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 |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 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
C.长时段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
近代前期某文件写道:“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该规定的目的是 ( )
A.为推翻清王朝做舆论准备 | B.建立近代教育制度 |
C.塑造民国民主精神 | D.彻底废除科举制度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
A.革命比建立政权更重要 |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领导阶级 | B.革命性质 |
C.群众基础 | D.民族主义 |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70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
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 |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该学者的观点肯定了民国政府
A.推崇尊孔复古 | B.完善代议制民主 | C.颁布《临时约法》 | D.加强中央权力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下列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天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帝反封建 | C.建立民主政治 | D.实现国民平等 |
“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对宋教仁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旧的破坏”借指太平天国起义 | B.“新的建设”特指民族工业发展 |
C.“铁血的精神”要求发动广大民众 | D.“政治的见解”意为宪政的理念 |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提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看到了国家大治的根本 | B.孙中山看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
C.孙中山在探索强国之路 | D.孙中山对清政府抱有政治幻想 |
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有言:“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 B.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获得统治权 |
C.演绎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 D.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