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高中历史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B.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C.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D.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文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3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与颁行的。它既规定了总统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这表明该法

A.是当时各政治派别妥协的产物
B.旨在确保各政治派别和各阶层的利益
C.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D.具有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回答问题:
(1)阅读图一和图二,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评价?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如果把19~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A.在动荡中走出中世纪 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近代化 D.在变革中实践近代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摘要: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得享有以下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简称1954年宪法)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简称1982年宪法)内容摘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宪法制订、修正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D.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要举行纪念辛亥革命活动,最好的举办地点应是:

A.北京和天津 B.武汉和南京
C.上海和广州 D.延安和遵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一。”确切地说,这一论断(    )

A.提升了民族力量 B.凝练了民族精神
C.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D.推动了民族繁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起义军从床下拉出来推到湖北省都督的位置,被后人称为床下都督。这一典故最能说明(    )
A.辛亥革命不彻底,旧官僚混入革命
B.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C.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
D武昌起义的队伍是乌合之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