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族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等同乎?不等同乎?辛亥之功,成乎?败乎?实半成半败也!”
——《申报》1912年9月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中“毂我蒸民”本应为“毂我蒸国”,你认为其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什么样时代追求?试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依据。
(4)为完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事业,先进的中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又进行了那些努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民主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1. 你是否赞同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 一二十年后,中国是否产生了“政治上的新时代”?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国盟会宣言》1905年8月
材料二:“孙中山是从民间来的……他生于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耕田。他县里的人民都是农民。……就在他早年还是贫农家里贫儿的时候,他变成为一个革命的人。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的农民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三:“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但民主主义,在数十年前,已有人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洪秀全建设太平天国,所有制度……即完全经济革命主义,亦即俄国今日之均产主义。”    ——《三民主义改造新国家》
材料四:“两年之中(1895—1897)所见所闻,殊多心得……乃采取民生主义。”“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古代所不能及的……统计英国的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孙中山选集》
材料五: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在1879年发表《进步与贫困》一书,认为土地是人类的公产,地租是不劳而获,人人应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因此人人都应该有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土地被私人占有,这是社会贫困的主要根源。因此,他主张土地国有。但是他又认为采取没收地主土地的手段过于激烈,主张征收土地税。这样就能够刺激社会生产的发展,制止土地投机增加工人和农民的收入,以便实现“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形成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6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孙中山的思想继承了中国历史上哪些思想精华?又运用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内核?据此概括孙中山思想所体现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发展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 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894年-1921年应该填:

时 期
主题词
1894-1921年
 
1921-1935年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1956年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年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导阶级斗争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局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清帝退位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昌首义发生时,孙中山因为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确实身处海外,没有直接领导这次起义。但这场革命是在孙中山和他领导的政党的巨大思想影响下发生的。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大大激励了人们的斗志。因此,人们把孙中山看作革命的象征。他一回国,立刻被独立各省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北京日报》
材料二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信仰等自由。
第三、四、五、六章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下面是新华网曾刊出的两则文章节选:
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
——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满清学者萧功秦的访谈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年1月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这场革命是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发生的”。
(2)材料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民主原则?
(3)你认为材料三中这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
(4)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5)针对材料五中“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局面,孙中山有何重大理论创新和政治举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1)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请列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评价“辛亥革命”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4分)
①评价一场革命的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 )
A.革命的领导人问题 B.革命的政权问题 C.革命的思想问题 D.革命的阶级属性问题
②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历史事件是否(  )
A.具有历史上的知名度              B.得到人民的拥护
C.促进历史的进步                 D.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