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高中历史

1912年5月,同盟会成员戴季陶在文章中写道:“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戴季陶。据此可以推断(    )

A.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
B.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D.辛亥革命后,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孙中山的“这个办法”(    )

A.改变了国民党的阶级属性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C.确立了民主法治政治基础
D.强化了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是(    )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④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
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
C.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下,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
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为林则徐虎门销烟170周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    )

A.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反对封建统治
C.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D.反对外来侵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3月11日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纪念日,南京各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这一里程碑。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
B.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
D.它建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政治体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下列近代中国人根据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②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③革命派大力弘扬民权④民主政治得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盟会要求所有会员都“矢忠矢信”地遵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事实上,光复会只着重“种族革命”,怀疑“民权主义”;同盟会的重要分支共进会把“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同盟会的重要成员宋教仁也认为“平均地权”理想太高。对上述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缺乏权威的领导核心
B.从某方面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C.反映了同盟会内部实际上存在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
D.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表格,概括出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摘编自《中国近代户籍制度变革探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1912年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国情
B.分散了权力导致效率低下
C.脱离群众 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试题